請輸入關鍵詞開始搜尋
26 八月, 2022

Jay Pang - 藝術藏品內的大千世界 | 藝城遊記

【藝城遊記】Jay Pang 藝術藏品內的大千世界(塩田千春)

一件藝術品的價值並不止於美感的創造,更多的是其中承載著的故事以及流轉不息的創作意念。對於當代藝術藏家 Jay Pang 來說,搜羅藝術作品的樂趣不單是購買與擁有,而是讓他展開一段對於美學與生活的探索之旅。從購入作品的瞬間,其實同時亦將創作人一部分的生命納入囊中,隨之牽引更多與其共感的無盡故事。

從傳統中國書畫至西方抽象藝術,Jay 在這十餘年的收藏之路中,接觸過不同種類的藝術創作。通過這些年來浸淫在藝術市場的經驗與一路累積下來的知識,Jay 也建立起一套收藏標準。比起考量藝術家的名氣、作品升值潛力,他更在乎作品所蘊含的意涵能否引領他通往更寬闊的思想探索。

他沒有將收藏侷限在指定範圍,以其近年新收的藏品為例,日本籍當代藝術家塩田千春以紗線編織的裝置及平面作品深得他喜愛,而以抽象藝術創作聞名的美加藝術家如 Pat Steir、Jose Parla、Megan Rooney 等作品,都是其囊中物。小小方寸的畫作有價有市,然而自身喜好重於一切,Jay 覺得作品背後所牽引的大千世界更引人著迷。

如今,收藏藝術成了 Jay 生活中的重要部分,除了因為喜愛發掘創作故事外,他亦希望將有故事性的藝術藏品分享予身邊人。正是樂於探索與分享的特性,讓他在收藏路上樂此不疲,甚至成立了策展團隊 ARTICKS,將更多海外或本地的傑出創作帶給香港觀眾。

到底  Jay  如何憑藉這些年來的收藏經驗,讓自己躋身成為藝術諮詢及策展的一員?所謂收藏藝術,是否花得起錢,就一定能買到心頭好?為了揭開大眾對於藝術藏家的諸多迷思,本集《藝城遊記》將會跟隨 Jay  走上他設於荃灣的藏品倉庫,除了近距離接觸部分價值不菲的藝術作品外,也細聽他一路走來的收藏心得與故事。

「塩田千春的作品充滿感染力,同時引導你去思考她經常尋找的人生課題。」

為著我們今次的到訪, Jay 從他偌大的倉庫中精選出一些得意藏品,類型涵蓋雕塑與當代油畫,其中一系列塩田千春的紗線裝置作品讓人相當驚艷。回憶起第一次接觸塩田的創作,Jay  依然難忘她用線編織出的人間萬象。

塩田千春以其大型線網雕塑而在國際藝壇上打響名堂,她將千絲萬縷的纖維重複交疊,繼而編織出密集且具張力的網,從而探索生死、時間流逝、回憶、宇宙等主題。一條簡單的幼線,成了連結自身記憶的媒界,也成了牽動靈魂的索引,無形地打開了觀者的思想維度。

塩田千春
塩田千春作品

Jay 分享道:「初次看到她的作品時,完全感受到作品中滲透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她於當中也在引導你去思考她經常尋求的人生課題。尤其平面作品,遠觀時就像一件抽象的藝術品,但當你湊近去看每一個線點,會發現其實是個源源不絕的旅程,你會不期然地被吸引進去。」

塩田千春作品

得知塩田曾經患癌,Jay 再次追尋平面畫作上的線跡,便覺得白色的線或許別具涵義,那可能是代表新生的開始,亦有可能是生命的結束。他說:「當你明白藝術家背後創作理念後,你再去觀賞她的每一件東西,都會去思考更多,我覺得這樣才是她作品吸引的地方 。」

塩田千春作品

塩田的作品對 Jay 來說具有一種魔力,除了因為背後有引人入勝的創作故事外,精密細膩的技巧也讓他為之驚嘆。他展示出幾件塩田的立體雕塑,說道:「你看到她的雕塑擺設裏面充滿了一些數字、鎖匙、英文字母,或是其他物件,它們都很穩固地放置在作品裏面。這不禁讓人猜想,到底她怎樣將物件固定在特定的位置上,而又可以編排出有規律的構圖。當中需要的時間與技巧很多,具有一定難度。」

「畫廊或藝術家選擇買家的首要條件不一定是金錢,而是看你對作品有沒有熱情。」

而在眾多塩田的作品中,他最喜歡的其中一件正是高逾兩米的大型裝置。藝術家以紅色線編織出一個盒子,一條優雅的白色連衣裙「懸浮」在其中,洋溢著神秘的精緻感, Jay  也不曾想過自己有機會收藏這件博物館級別的作品。

塩田千春作品

一般人以為藏家只要有足夠的資本,就能輕易買下心儀的藝術品。不過 Jay 就跟我們分享收藏界的法則,買家選藝術品的同時,藝術家亦會挑選藏家。有時遇上一些受歡迎作品,過程或需要「過五關斬六將」,才能成功買得心頭好。

就以眼前這件美得讓人心動的洋裙雕塑為例,他需要先跟藝術館及藝術家表明自己的收藏意願,而在過程中,你要告訴藝術家你收藏過多少她的作品,以及收藏的原因。過後仍然需要等待展覽期完結後,作品才能送到你手上,有時一兩個月,有時甚至超過一年。過程考驗的除了是買家對藝術家創作的忠誠度外,亦考驗其熱情與耐性。

由此可見,收藏藝術品從來不只是金錢遊戲那般容易,而是一門結合知識、經驗、熱情的搜羅旅程。得知收藏藝術品的漫長過程後,再將目光投以Jay 倉庫中其餘數百件未開箱的藏品,實在難以想像當中投放過的精力與時間。不過看著他如數家珍的滿足模樣,一切得來不易,卻都也值得。

「一件作品若能帶領觀者去思考,那就是件很成功的藝術作。」

而在芸芸藝術品種類中,Jay  沒有特別偏好某種媒材的作品,但他清楚知道自己更喜歡抽象類型。當一件作品超脫於物象之外,每個觀眾都可以根據自己對畫作的閱讀,而有不一樣的詮釋。由此,不具形的畫面生出了千變萬化的可能性,每每觀賞,都能有嶄新的美感體驗。

左:Emi Kuraya 作品;右:Megan Rooney 作品

他覺得抽象藝術可以容許一個人去做自己的思考,藝術家創作時或許將個人的感覺投射在其中,然而每個人都有著獨一無二的人生經歷,觀者未必需要感其所感。只要那件抽象作品可以引領你去思考的話,已是相當難得。我們從作品中遙想創作者的理性與感性,多少都能讓我們獲得多一種理解世界的方式。

Jose Parla 作品

當被問及收藏藝術品的準則時,他思考片刻,說道:「我比較重視藝術家或作品所展現的故事性。我的收藏佔最大部分的就是抽象藝術,一件藝術品本身有內容,你才不會很快覺得厭倦,因此我會看作品表達的內容夠不夠豐富,背後傳達的信息是否深入。其次,我會看作品的技巧,即是藝術家創作時,作品的完成度是否夠高,能否表現到那種派系的特性。最後,便是藝術家有沒有自己的藝術風格,作品是否有很高的辨識度。這些都是我挑選藝術家或者作品的條件。」

金昌烈​ 作品

此時,他為我們介紹了韓國藝術家​金昌烈​的作品。金昌烈​是戰後最具影響力的韓國藝術家之一,他一生都在繪畫水珠,從年輕時期密密麻麻的水珠,後到創作晚期只剩下一滴或是數滴,畫出一段從多姿多彩走進簡約的人生旅程。畫作在西方極簡的表現形式中加入東方哲學,讓我們對生命有了不一樣的觀察。

「就收藏藝術品的條件來說,喜好絕對大於投資。」

有些人踏足藝術收藏只為著投資,但 Jay 在決定收藏作品之前,並不只著眼於其升值潛能,而是更專注地去發掘真正喜歡的作品。他表示自己會將買回來的藝術品陳列於家中,如同博物館般,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更換一批,因此符合自己喜好比其投資價值更為重要。

當有朋友到訪他家時,Jay 如同化身藝術館的導賞員,跟他們分享作品背後的理念,而他的朋友亦會分享自己的見解。這種交流讓他體會到藝術作品的多面性,從而帶出更多思想上的碰撞,過程十分有趣。

曾經有些朋友請教他如何開始藝術收藏,他說:「我會先問他是喜歡藝術品,還是喜歡投資。如果只是喜歡投資,便不建議他走進來。我會覺得若喜歡藝術作品,就不要只將其當作是投資工具。你可以當它是一件擺設,想想放在家中時,是否享受到每日看到它 。作品升值與否從來都是後話,如果有日它升值,你會為此高興,但不要本末倒置。」他認為收藏藝術的真諦在於自己擁有一件好作品時所獲得的愉悅感,那並非能單以價值來衡量。

「借助本身的收藏經驗,希望為香港觀眾帶來更多不同類型的藝術作品。」

Jay 憑著對當代藝術的熱情,以及多年來走訪海內外藝廊的經驗,近年亦從藝術收藏,後到涉足藝術策展、諮詢的範疇。他在 2019 年與幾個朋友成立本地策展團隊 ARTICKS ,目的是為了將更多不同類型的藝術品介紹給香港觀眾。

除了訪問當天他向我們展示的海外藝術家藏品外,他亦一直關注本地藝術圈子的創作。他覺得香港有才華的創作人很多,但奈何香港租金昂貴,就連租一個展覽場地的成本亦非常高,因此他希望能以自己的經驗和資源,將這些默默在背後做創作的人介紹給更多人認識。

他認為香港相較與其他地方而言,對藝術尚未到非常熱衷的水平,不論對於藝術生態或是藝術家的認識仍屬淺層。但看到近年本地一些大型博物館開幕,而一些商場亦開始注入更多藝術的元素,他有感香港藝術生態正在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他覺得自己身份依然渺小,但仍希望憑藉自己的經驗,舉辦一些藝術展覽或擔任諮詢工作,為大眾發掘更多出色的作品。他亦透露即將跟國際拍賣行及本地藝術機構合作,借出自己部分藏品作展示,各位愛好者們不妨密切期待。

Jay 的收藏故事如同一個「尋找」的旅程,當中不僅包含著他對美學、文藝的嚮往,亦通過不同藝術藏品打開一道通往大千世界的窗口,讓他接觸到古今中外創作人的價值觀,使那些深刻的創作內涵能在不同時空中生生不息。

訪問末端,我們問及他有甚麼「貼士」贈予那些對藝術收藏有興趣的觀眾,讓他們發掘到自己的藝術品味及喜好。他則強調必須掌握「主動性」,他認為現在香港每年舉辦如 Art Basel 、Affordable Art Fair 等大型藝博會、本地畫廊有不少免費開放且高質素的展覽,就連國際拍賣行每年春秋兩季都會帶來陣容極盛的預覽,本地觀眾完全不乏發掘本地或國際藝術家的機會,因此鼓勵大家應親身投入其中,開啟屬於自己的「尋找」之旅。

Executive Producer: Angus Mok
Editor: Ruby Yiu
Videography: Andy Lee, Angus Chau
Photography: Kris To
Video Editor: Andy Lee
Designer: Michael Choi
Special Thanks: Jay Pang

Share This Article
No More Posts
[mc4wp_form 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