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詞開始搜尋
July 25, 2022

中國游牧民族的奇觀世界!城大般哥展覽館多元展品細說古代遊牧故事

中國北方游牧藝術源遠流長,其中記載了游牧人在中國和歐亞大陸的歷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近期香港城市大學般哥展覽館舉行《獵人·戰士·神靈:中國北方游牧藝術》展覽,透過 250 多件珍貴藝術品,細說古代游牧人的故事,及其深刻的精神內涵,反映人與大自然的理想連結。

展覽分為六部份,分別為「鄂倫春族」、「獵人與動物」、「早期獵人——匈奴與鮮卑」、「戰士」、「帝國」、「神靈世界」。從他們於公元前千年鮮為人知的起源,追溯到公元十至 13 世紀的「黃金時代」。展覽結合考古學、藝術史及人類學等多元角度,在歐亞大陸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活現這些展品的歷史文化脈絡,完整地呈現了中國北方的古代游牧民族的世界。

「鄂倫春族」被譽為「中國北方森林最後的獵人」,展覽展示了難得一見的鄂倫春族用品,包括衣服、鹿皮小袋、裹腿布、樺皮箱、樺皮馬鞍袋等,呈現鄂倫春族的生活日常。

「獵人與動物」展示動物圖案在游牧藝術裡的重要席位。中國北方的動物圖像設計反映游牧人身為牧民和獵人的雙重角色,也是建構其外在形象的重要元素。各式猛獸如虎、獅、狼、貘、犀牛、駱駝、羱羊、犛牛等成為飾品、青銅匕首和刀的主要圖案。

「早期獵人——匈奴與鮮卑」展出多個鮮卑士兵、武士、騎馬俑,及其設計華麗的裝備,活現馬背上民族的英姿。游牧人是天生的戰士,「戰士」一節,展出游牧戰士難得一見的裝備,如鐵飾皮護臂、年代遠古的青銅頭盔、蒙古帝國風格胸背闊板大札等,珍罕難得;戰斧、匕首、短劍、單刀等均是游牧民族常用的武器,而圓刃管銎青銅鉞為是次展覽其中一件最古老的展品。

游牧人在絲綢之路上經商遊走,他們的藝術遺產反映了絲路上的文化交流。「帝國」一節展出鞍飾、馬飾組合,工藝精美、數量繁多,其中包括頭戴銀或銅鎏金冠,胸前佩掛華麗的琥珀瓔珞、腕飾等。

古代游牧人對生命的無常有著獨特的感悟。佛教教義迎合他們對內心平靜的渴望,在南北朝時期率先將佛教確立為國教。「神靈世界」展出佛教藝術的卓越工藝作品,如坐佛紋金冠飾、刻蓮花紋銅鎏金枕、木雕力士像、以及印度犍陀羅風格的石雕金剛像等。

是次展覽其他展品包括 18 件布里亞特大師達西·那姆達科夫的當代雕塑 Marc Progin 的攝影作品、以及張計雲的動畫創作。邵志飛與 Sarah Kenderdine 的新媒體創作,將兩件薩滿服飾立體地呈現眼前,觀眾可互動探索薩滿服飾不同部位的意義及符號象徵。此外,以 iDome 投影科技重塑的公元 5 世紀雲岡石窟大佛遺跡,令觀眾彷如身處石窟當中;展覽即場放映薩滿動畫,生動有趣地講解了早期遊牧民族的故事。

《獵人·戰士·神靈:中國北方游牧藝術》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 10 月 23 日(周一休息)
時間:上午 10 時至下午 7
地點:九龍塘達之路香港城市大學劉鳴煒學術樓 18 樓

了解更多或預約進場:香港城市大學般哥展覽館

圖片來源:香港城市大學般哥展覽館

Share This Article
No More Posts
[mc4wp_form 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