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詞開始搜尋
4 七月, 2022

11 位藝術家多媒介創作展示酷兒文化,群展「逆形」探索性小眾的困難與掙扎

􏰀􏰁 􏰃 􏰄「逆形」群展 世界畫廊

舊日社會對 LGBTQIA + 社群存有刻板印象與歧視,但隨著社會思想逐漸開放和慶祝性別多元化,現時越來越多人接納「同志驕傲」的文化,以展示對性小眾社群的尊敬與平權。

近期,世界畫廊呈獻由鄭家醇策展的群展「逆形」,展覽與普遍凸顯小眾「驕傲」和「能見度」為題的同志藝術展覽不同,而是聚焦探究當代同性戀文化邁向主流的背後的掙扎與代價。

莫育權 作品

今次展覽匯聚八個國家、現居於七個國家的十一位本地及國際藝術家參與其中。本地藝術家莫育權的攝影作品揭示男同性戀者借助交友軟件,於夜間在公共公園尋覓性伴,並藉此重奪使用香港公共空間的話語權,也展示出私密與公開的強烈對比。

Rachel Youn 作品

Rachel Youn (美國)的作品是由二手按摩器和人造植物組成的動態裝置,呈現酷兒和「被遺棄」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作品配合策展人所挑選的香港流行歌單的背景音樂,為作品注入本土元素,也帶出香港這土地,以及酷兒這社群同是活在別人的定義中的微妙關係。

左:曾建穎 作品;右:Luis Xertu 作品

曾建穎 (台灣)融合東方繪畫技巧和西方藝術風格,探索社會性規訓和生命政治控制。他的畫作引領觀眾思考傳統社會一直以來如何責備和逼害「逆行」的酷兒社群。    

Luis Xertu (墨西哥)以植物入畫,重新想像憂鬱作為反英雄或反高潮的酷兒回憶。藝術家的繪畫作品驅使觀眾重新思考西方主流同性戀文化如何挪用、欺壓和壓制非西方酷兒族群的話語權。

成長於美國的徐冠宇(中國北京)透過在攝影作品中,運用拼貼技巧創造壓縮不同時空、滲透個人和親密敘述的視覺場面。藝術家創作過程帶來「犯禁」的意味,以捕捉性規範、文化霸權和民族主義的瓦解,凸顯藝術家在民族、性別認同上充滿矛盾的流散身份。

Floryan Varennes 作品

展覽場地中最吸睛的 Floryan Varennes(法國)的雕塑和裝置作品。懸吊半空的透明盔甲探討親密與暴力之間的關係,表面上大眾對性小眾的關注增高,甚至對他們多加照顧,然而這種「照顧」又是否他們想要的,還是另一種的無聲暴力?

左:張爽 作品;右:Ivana Bašić 作品

除了上述作品外,觀眾還可以看到 Ivana Bašić 的玻璃雕塑、范加注入荷爾蒙的裝置作品、Dew Kim 的錄像及裝置、Naraphat Sakarthornsap 的攝影,以及張爽帶有自虐意味的畫作,讓大家從多媒介作品深入了解他們隱忍在心底的難處與思想。

大家不妨參觀展覽,試著放下過往既有的概念,重新從這些藝術家的創作中認識酷兒文化。

􏰀􏰁 􏰃 􏰄「逆形」群展
日期:即日起至 8 月 13 日
時間:上午 10 時至下午 7 時
地點:世界畫廊 Galerie du Monde  香港中環都爹利街 11 號 律敦治中心 108 號

圖片來源及了解更多:世界畫廊 

􏰀􏰁 􏰃 􏰄􏰅 􏰀􏰁 􏰃 􏰄􏰅 

Share This Article
No More Posts
[mc4wp_form 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