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詞開始搜尋
November 4, 2021

旋轉樓梯、觀景大台階、懸浮十字架…… M+ 博物館正式開幕前,你要知道這 3 大亮點!

久候多時,全城矚目的 M+ 視覺文化博物館終於在下周正式開幕!在開館之前,讓我們搶先帶大家遊覽 M+ 大樓內部,了解其中的亮點建築設計、開幕展覽、以及話題展品,讓大家在正式入場前先掌握場內的 3 大看點!

1. 建築設計與熱門打卡點

這個佔地 65,000 平方米的 M+大樓由世界知名建築事務所 Herzog & de Meuron 的全球團隊與 TFP Farrells 和奧雅納合作設計。從正門進入博物館地下大堂,是 M+ 標誌性的中央空間,因為天井透光的設計,自然光線會從窗戶投射經室內,並一直照射到地庫的「潛空間」。

「潛空間」由 5 座巨型鋼枝支撐,混凝土設計讓地庫呈現出簡約的工業風。「光庭長廊」由地板上的巨型缺口和天窗組成,連接地底樓層、地下和平台樓層,不論從上而下,或是由下以上,都能感受到整座建築物與博物館的氣勢,偌大的空間讓每一處都能拍出好角度。

走上 2 樓會是主要展廳位置,包括「西展廳」、「東展廳」、「南展廳」、「希克展廳」、「焦點空間」、「匣子」和「合院展廳」。大家除了可以在這層欣賞展覽外,位於中庭的旋轉樓梯亦相當注目,旋轉形設計讓樓梯富有現代與時尚感,吸引不少人駐足拍照。

走出室外,大家會來到觀海長廊與大台階,大台階是一個寬敵開闊的公共空間,它既可對外開放,讓訪客於自由聚集;也可完全封閉起來,變成靈活的演講廳,用以舉辦演講,放映會及其他活動。在這裏,大家可以看到壯麗的維多利亞港,以及西九文化區內的藝術公園景觀。

2. 6 個主題開幕展覽

博物館的開幕展由 6 個專題展覽組成,展示了 M+ 館藏的各個重點領域,當中匯聚了博物館由 2012 年開始收集的不同視覺藝術作品、流動影像作品、設計品、建築項目、檔案藏品。

開幕展覽之一「香港:此地彼方」透過一段段個人及群體的歷史,展現了香港從戰後到當下所經歷的各種轉變。展覽分為四個章節──此地、身分演繹、地方和彼方,多角度呈現香港視覺文化。其中可見不少熟悉的本地藝術家名字,包括曾灶財、石家豪、江記、劉小康、梁美萍等。

另一個展覽「物件 · 空間 · 互動」展出過去 70 年來在亞洲製造及受其影響的 500 多件家具、建築、平面藝術及其他設計作品。

展覽「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 會從 M+ 希克藏品中挑選精品,按時序回顧 1970 年代至 2000 年代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

「個體 ‧ 源流‧ 表現」會從亞洲視角探討戰後國際視覺藝術的敍事;「安東尼‧葛姆雷:亞洲土地」是一項由數以十萬計泥塑雕像組成的大型裝置作品,由享譽國際的英國雕塑家安東尼‧葛姆雷和廣東 300 多位村民於 2003 年花 5 天共同製作,反映中國的遼闊土地和龐大人口;而「博物館之夢」會從 M+ 構建的獨特亞洲脈絡探索全球概念藝術。

  3. 獲 M+「買斷」的「張英海重工業」作品獨立展出

張英海重工業由南韓藝術家張英海和美國藝術家 Marc Voge 於 1997 年成立,這個數碼藝術二人組以首爾為基地,是 1990 年代末「互聯網藝術」的先鋒,一直創作數碼作品。

早在博物館建成前,M+ 已經購藏他們全套作品的藝術家自留版二(藝術家自留版僅有兩組,藝術家自留版一繼續由藝術家擁有)。這批珍貴的收藏包括他們過去 20 年曾經展出和發佈的所有創作的一個複本,還有各種手稿、未曾實現的項目,以及這些作品的所有翻譯本──有的多達 26 種語言,而且還在持續增加中,即使說他們以後創作的作品,M+ 也有擁有權,因此之前就引起「買斷」藝術品的爭議。

今次在「焦點空間」展出的是張英海重工業於 1999 年創作的十字架形電視裝置,名為《被釘十字架的電視機-天堂也不聽的禱告》,作品模仿十字架通常懸掛在教堂天花板上的方式,被安裝在中庭空間的高處。展館空間加入極具感染力的音樂和節拍,以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M+ 博物館較早前宣布從開幕日起計 12 個月,所有訪客可免費入場參觀展覽(特別展覽和活動除外)。有興趣到訪的觀眾可以在明天 11月5 日(星期五)起在網上預約參觀博物館及參加免費開幕節目。博物館內處處可見建築心思,展覽亦展示了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豐富藏品,留待觀眾們親自到場發掘!

預約參觀及了解更多:M+ 網站

Share This Article
No More Posts
[mc4wp_form id=""]